1. 首页  / 文殊菩萨灵签

文殊菩萨第十一签(文殊菩萨灵签81灵签解签)

文殊菩萨第十一签

1

文殊菩萨第十一签 文殊灵签解签11

文殊菩萨灵签第11签概述

签  号
第011签
本签吉凶
下签
签  诗
野老传音事末讹,主人先笑后呵呵,琴书弦断胶难续,镜为尘深石不磨。
◆末本作未
解  曰
先笑后哭 喜悲未足 疾病难愈 必生孝服
圣  意
求财→无财利。
交易→难成。
婚姻→有障碍。
六甲→生女。
自身→祈福。
疾病→难关。
家运→求安。
寻人→难见。
失物→东北。
移徒→不宜
行人→至。
公讼→难关。
诗文解译
野老传音事未讹
喻,传来消息没有错。
主人先笑后呵呵
主人先笑后哭
喻,事情以为是好,结果却是糟。
琴书弦断胶难续
琴弦断了不能再弹,即使用胶也不能黏合。
喻,事坏难理。
镜为尘深石不磨
镜子为灰尘深深盖住,不能用石头磨。
喻,处事方法不对。
讹:错误、欺骗、谣言

文殊菩萨灵签第11签吉凶解签

本签重点
事情没那么好。
做事应当用对方法。错用方法误以为对,事后才发现错了,这样会让人哭笑不得。
爱情婚姻
◇整体爱情运?◇问姻缘何时来?
当经营爱情时,方法要用对,等到事后发现对待方式不对时,爱情恐已经远离去。
在爱情中,当注意不能把误解当了解,以免错估形势,而损了爱情。
爱情虽然让人迷惑,苦苦的想要获得,也许,你有一套爱情的对待模式,但是,不健康的想法,往往会障碍你的爱情。
◇问心仪对象可否求?◇问当前交往对象可否更进一步或走向结婚?
若想追逐心仪的他,对于他应该要有基本的认识,要不然错用方法,这是追不到的。
若想往结婚路上走的话,结婚可不是你所想象这么单纯,你当打听已经结婚者,听听他们的心得,而后再决定自己这爱情路子该怎么走。
◇问爱情分手可否挽回?
因为误解而结合,因为了解而分开,这是爱情中常见的状况,不知你是否也如此。由于错用对待方法,以致双方相处出现问题。
若是彼此的观念差太多,或者彼此毫无交集的话,那这爱情当然没有必要挽回了。
求职工作
◇问何时可找到工作?◇问工作在哪里?
若是找工作,可要看清工作性质,要不然到时候发现工作和自己格格不入,那结果就得重新再找了。
◇问工作运途?
这可要预防,中途没工作了。
创业事业
◇问创业时机?
不宜创业。
◇问事业运途?
若是经营事业,当明白自己的志趣与专长,更要了解市场的状况,而后再经营。要不然,事业做了之后才发现格格不入,届时要退出却已经造成亏损。
◇问适合的行业?
喜欢的行业都可经营。但防中途有变。
考试竞赛
升迁竞选
◇问考试前途?
以为考的好,结果却失利。
◇问学业前途?
中途停顿,却不能再继续。
◇问竞赛前途?
以为有胜算,结果却输了。
◇问竞选前途?
以为可以当选,结果却落选。
◇问升迁前途?
以为升迁有份,结果却空欢喜一场。
投 资
这个投资原本笑咪咪的,充满了获利的期待,但是等到要收成时,才惊觉亏损累累。
经 商
◇经商前途?
若做生意,经营的理念很重要,若是错用方法的话,将不利生意发展。
◇景气概况?
表现上看起来似乎是好的,其实却没那么好。
房地买卖
虽然有买卖的交涉,但中途洽谈不合,以致难以成交。
若想交易顺利,理念很重要,建议用「平常心」做事。
治 病
若想治好疾病,用对方法很重要,若是错用方法的话,那反而病情加剧。治病查询病情的起因,只有抓到了病因,这才能有效的治病。
转 变
若事情不顺,当探索起因,要不然盲目的转变,也是无济于事。
求 孕
若想生男,这有难度。因为「琴书弦断胶难续」。
俗话说,有子有子命,无子天注定,若想生男的话也需要多年的行善积德,这才有机会。
诉讼运途
这门诉讼,若错用应对态度或理念,这会让案情更胶着,而使结果更不利。
远地发展
若想让人生谋望成功,并非到远处发展就行,这还是需要个人的福报与良好的条件。

文殊菩萨灵签第11签图和典故


 

签诗故事


故事内容
解签范例
注 解
失物→东北。以自己平常生活居所为准,人在居所外的门口,面对门口,则右前方即是所指的东北。
备   注
签诗的解释千变万化,皆因问题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。以下详解,仅供参考,也是提示。

《楞严经》白话大意十一

2

跟我读藏经,白话写大意   第112篇

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
《楞严经》白话大意十一

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

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
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

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

第二卷之五  原文

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,愍诸四众,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合掌恭敬,而白佛言:世尊,此诸大众,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。是非是义。世尊。若此前缘色空等象,若是见者,应有所指。若非见者,应无所瞩。而今不知是义所归。故有惊怖。非是畴昔善根轻鲜。惟愿如来大慈发明,此诸物象,与此见精,元是何物,于其中间,无是非是。

佛告文殊,及诸大众。十方如来。及大菩萨,于其自住三摩地中,见与见缘,并所想相。如虚空华,本无所有。此见及缘,元是菩提妙净明体。云何于中有是非是。文殊。吾今问汝。如汝文殊。更有文殊是文殊者。为无文殊。

如是世尊。我真文殊。无是文殊。何以故。若有是者,则二文殊。然我今日,非无文殊。于中实无是非二相。

佛言:此见妙明,与诸空尘,亦复如是。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。妄为色空。及与闻见。如第二月,谁为是月,又谁非月。文殊。但一月真。中间自无是月非月。是以汝今观见与尘,种种发明,名为妄想。不能于中出是非是。由是真精妙觉明性。故能令汝出指非指。

阿难白佛言:世尊。诚如法王所说,觉缘遍十方界,湛然常住,性非生灭。与先梵志娑毗迦罗,所谈冥谛,及投灰等诸外道种,说有真我遍满十方,有何差别。世尊亦曾于楞伽山,为大慧等敷演斯义。彼外道等,常说自然,我说因缘,非彼境界。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,远离一切虚妄颠倒,似非因缘,与彼自然。云何开示,不入群邪,获真实心妙觉明性。

佛告阿难。我今如是开示方便,真实告汝。汝犹未悟,惑为自然。阿难。若必自然,自须甄明有自然体。汝且观此妙明见中,以何为自。此见为复以明为自,以暗为自,以空为自,以塞为自。阿难。若明为自,应不见暗。若复以空为自体者,应不见塞。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,则于明时,见性断灭,云何见明。

阿难言。必此妙见,性非自然。我今发明,是因缘生。心犹未明,咨诣如来。是义云何,合因缘性。

佛言。汝言因缘。吾复问汝。汝今因见见性现前。此见为复因明有见,因暗有见,因空有见,因塞有见。阿难。若因明有,应不见暗。如因暗有,应不见明。如是乃至因空因塞,同于明暗。复次阿难。此见又复缘明有见,缘暗有见,缘空有见,缘塞有见。阿难。若缘空有,应不见塞。若缘塞有,应不见空。如是乃至缘明缘暗。同于空塞。当知如是精觉妙明,非因非缘,亦非自然,非不自然,无非不非,无是非是,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。汝今云何于中措心。以诸世间戏论名相,而得分别。如以手掌撮摩虚空,只益自劳。虚空云何随汝执捉。

第二卷之五  白话大意

这时候,文殊师利法王子,慈悲哀愍四众弟子,就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,合掌恭敬的问佛,世尊!法会上有些大众,不明白如来阐发的,见性、万象之间“不是见”和“无不是见”这两种含义。世尊!如果所见的物质、虚空等万象,就是见性,应该可以指出来,如果不是见性,应该什么也看不到,因为不知道“不是见”、“无不是见”的道理,所以有些大众才会惊惶恐怖,并不是往昔以来所种的善根浅少,不相信佛的真实语。希望如来大慈悲,为大众进一步阐明万物万象和见精,本来是什么东西,以及它们之间“不是见”、“无不是见”的道理。

佛对文殊菩萨和法会一切大众说,十方如来和一切大菩萨,在他们常住的三摩地楞严大定之中,见、所见的六尘以及六识妄想、六根身相,好像幻现于虚空中的花,本来就一无所有。这个“见”和见所缘的外尘,都是无上菩提的妙净明体,哪有什么“不是见”和“无不是见”呢?

文殊菩萨!如来现在问你,就像你文殊,有另外一个文殊,叫“是文殊”,还是没有呢?

文殊菩萨说,世尊!我是真的文殊,没有另外一个“是文殊”,为什么呢?如果有另一个“是文殊”,那么就是两个文殊了,但是现在并不是没有文殊,只是在文殊真实体上,没有“是文殊”和“非文殊”两种相。

佛说,这个“见”本来微妙光明,一切虚空万象、尘境万物,也是这样,本来都是妙明无上菩提、清净圆满的真心,只是众生妄想以为有物质、虚空以及种种所闻所见。比如眼睛有毛病,看到了两个月亮,哪一个是月亮,哪一个不是月亮呢?文殊菩萨!如果能够知道只有一个真实的月亮,根本就没有两个月亮,那么,在这个真月亮上,自然就没有所谓的“是月”和“非月”了。

所以,阿难你现在观察“能见”和“尘相”,阐明开发身心内外种种事物,都是妄想,不能超出见相之外,所以不能分出“是”和“不是”。因为见和见所缘的外尘,原本都是真精妙觉明性,所以才让阿难你指不出哪一个“是见”,也指不出哪一个“不是见”。

阿难对佛说,世尊!正像一切万法之王的如来所说,见性遍见于十方界,清澈澄净的常住、不生不灭,这和黄发外道、投身于灰等外道他们说的“冥昧”、“真我遍满十方”,到底有什么差别呢?世尊也曾经在楞伽山,为大慧菩萨等,敷陈演示这样的道理:外道是自然论,佛说因缘论,是不一样的境界。我现在观察,觉缘见性是自然的,不生也不灭,远离了一切的虚妄相和颠倒心,好像不是“因缘”,倒是和外道的“自然论”相同,请问佛您怎样开示,让我们不会跟从外道的理论,获得真实心、妙觉明性。

佛对阿难说,我现在这样开示你,真实的告诉你,你还没有领悟,更迷惑为和外道的自然论一样,阿难啦!如果一定要说和自然的道理一样,那么就需要甄别明白,一定会有一个自然的体性。你观察思惟一下,在这个妙明见性所对应的尘境之中,什么是见性的自然体性。是以光明为体、以黑暗为体、以虚空为体,还是以闭塞为体?阿难!如果以光明为自然之体,应该只看到光明,而看不到黑暗;如果以虚空为自然之体,应该都是虚空,看不到闭塞;以此类推,将种种黑暗相,认为是自然之体,那么在光明的时候,见性应该断灭、看不到光明,为什么还可以看见光明?

阿难说,这个微妙见性,必定不是自然的,我现在觉得是因缘所生,但是还没有彻底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请问如来,见性是怎么合乎因缘的道理的。

佛说,你现在说见性是因缘所生,我再问你,你现在因为看到光明、黑暗、虚空、闭塞等,见性才能显现出来,但是这个见性是因光明而有、因黑暗而有、因虚空而有,还是因闭塞而有呢?

阿难!如果见性是因光明才有的,那么光明就是生见性的因,那么当黑暗来临、光明消失的时候,你的见性应该随光明一起消失,不应该再看见黑暗;如果是因黑暗而有,就不应该看见光明;以此类推,如果因虚空而生见性,就不应该看见闭塞,因闭塞而生的见性,不应该看见虚空,这和因光明看不见黑暗、因黑暗看不见光明的道理是一样的。

再说,阿难啦!这个见性是缘于光明才有,还是缘于黑暗、缘于虚空、缘于闭塞才有呢?阿难!如果说这个见性是缘于虚空才有的,那么虚空就是能见的缘,如果有闭塞、阻碍,虚空就会隐灭,你的见性也会缘着虚空而一起隐灭,不应该再看见闭塞;如果是缘于闭塞才有的见性,应该看不到虚空;以此类推,缘于光明、黑暗而有的见性,和缘于虚空、闭塞而有的见性,道理是一样的。

如此,就应当知道了,这个精觉妙明的见性,不是因某种因而生,不是缘于什么缘而生,也不是自然而生,也不是“不自然”而生,没有“非”和“不非”,也没有“是”和“不是”,离一切万相,一切万相都不是;即一切法,又在一切万法之中。你怎么还在一切世间的名相上思来想去,这都是戏论、笑话!就像你用手掌去抓虚空,只会徒劳无益,虚空怎么会抓得住、捉得住呢?

·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iming3.com/wenzhu/681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