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  / 文殊菩萨灵签

文殊菩萨第十二签(文殊菩萨第十二签解签全解)

文殊菩萨第十二签

1

文殊菩萨第十二签 文殊灵签解签12

文殊菩萨灵签第12签概述

签  号
第012签
本签吉凶
下签
签  诗
两梗相争必有伤,争如忍欲胜相刚,若然闭口深藏舌,自有傍人说短长。
解  曰
两梗相争 必有伤损 闭口藏舌 人说短长
圣  意
求财→无财利。
交易→难成。
婚姻→有障碍。
六甲→生女。
自身→祈福。
疾病→难关。
家运→求安。
寻人→难见。
失物→东北。
移徒→不宜
行人→至。
公讼→难关。
诗文解译
两梗相争必有伤
两个硬碰硬相争必定有一方会受伤
争如忍欲胜相刚
虽然忍让可以胜过强刚
若然闭口深藏舌
但是若是闭口都不说的话
自有傍人说短长
还是有旁人会说闲话

文殊菩萨灵签第12签吉凶解签

本签重点
本签代表事情不管是进或退,不管是用刚或用软去处理,都有难处。当事情面临此种困境时,你不见得要用这么两极的方式处理,你也可以用智慧与忍辱,拟出第三条道路来解救自己。
爱情婚姻
◇整体爱情运?◇问姻缘何时来?
没有伴侣总感到孤单,但是有了伴侣不见得就此心情畅快,姻缘求与不求,总是有两难之处。建议用其他的方法来弥补心灵的需求。
◇问心仪对象可否求?◇问当前交往对象可否更进一步或走向结婚?
这爱情要是进行下去,恐会进退两难。
◇问爱情分手可否挽回?
想要挽回爱情,但是,若是挽回了,爱情中的老问题还是存在。若是不挽回,那此爱的丧失又令人难过。如此难以经营的爱情,建议还是忍一时而放弃,另寻其他佳偶,这会更好些。
求职工作
◇问何时可找到工作?◇问工作在哪里?
求职者众,得到工作困难,若是压低自己的待遇以求工作,这也是不够生活开销。
◇问工作运途?
在工作上的发展,处于两难。当预防与人口角纷争。建议多多广结善缘,多多为别人着想。
创业事业
◇问创业时机?
不宜创业。
◇问事业运途?
在事业方面,会经历进退两难的处境。
◇问适合的行业?
适合经营服务业。经营时要注重服务品质。
考试竞赛
升迁竞选
◇问考试前途?
竞争激烈,难以胜出。
◇问学业前途?
这学校读起来,并不好念。要续读很辛苦,若是不续读的话又会被看笑话。
◇问竞赛前途?
高手如云,硬拼总是会输。建议多用些智慧,也许状况会好些。
◇问竞选前途?
选举竞争激烈,胜算不大,要是中途退选的话,又有失颜面。
◇问升迁前途?
这次得到升迁机会不大,建议不用争取升迁。
投 资
若想在各种投资理财中获利,各种投资工具都难以操作。
经 商
◇经商前途?
在生意上,产品卖贵就没有客人,卖便宜则无利润。
◇景气概况?
这是市场恶性竞争的时候。
房地买卖
这是个买卖方都搭不上线的时候。
治 病
若是有病,不能强硬治疗,但是若不治疗又担心恶化,这是个两难的时候。
转 变
处在当前状况,转换与否对你来说都是困难的。建议,不用转事,而以「转心」来应对。
求 孕
若是生育的话,则有养育的困难或辛苦。若是不生育的话,则有心理上的压力。处在两难的时刻,吾亦不知如何为你。
诉讼运途
这个诉讼案件很难搞定,即使自己退让一些,却还不能就此得到好结果。
远地发展
想要远处求发展,这件事恐会让你进退不得,不知如何是好,与其如此,干脆不要求远地发展了。
 

文殊菩萨灵签第12签图和典故


 

签诗故事

后母害刘琦
故事内容
刘琦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。在早年很受刘表的喜爱,但却因为弟弟刘棕娶了后母蔡夫人(蔡瑁的姊姊)的侄女而失宠。
刘琦知道自己会被蔡瑁陷害,故此特意去找诸葛亮请教救命之计(诸葛亮已经出了山)。诸葛亮怕会被卷入嫡庶子的争斗,因此不太想说。刘琦知道他的心意,于是把他骗到二楼的书房,命人拿走梯子(这就是上屋抽梯的由来),说:「现你和我也走不下去,你说话也只有我听到。」于是诸葛亮放心地教他,并用春秋时晋国重耳的事例,教他出奔。
建安十三年,江夏太守黄祖战死,刘琦设法向父亲求得江夏太守之职。成功逃过了后母和蔡瑁的陷害,并为他日逃亡的刘备建立避战之所。
(本故事中陷入进退两难的主角是诸葛亮)
 
解签范例
注 解
失物→东北。以自己平常生活居所为准,人在居所外的门口,面对门口,则右前方即是所指的东北。
备   注
签诗的解释千变万化,皆因问题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。以下详解,仅供参考,也是提示。

文殊菩萨问文喜禅师

2

《林间的禅语》

“前三三与后三三”讲记

净明山人 讲述

本净 记录

【纲要】

以证法身本位为前后之界。

前三三: 后三三:

见三:(一)依文字理解而立见 三通:(一)慧通

(二)初见空寂灵知之显见 (二)法通

(三)觉照了妄中的体验之见 (三)性通

行三:(一)依信行 三用:(一)破转之用

(二)依法行 (二)化机之用

(三)依性行 (三)妙显之用

位三:(一)识心分别位 三德:(一)法身德

(二)住心无念位 (二)般若德

(三)虚明朗照位 (三)解脱德

【讲述】

前三三与后三三的问题,这是一个典故。就是文喜到五台山参拜的时候,遇到一个老和尚,老和尚就和他对上话了。那么他就想,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教化区,但是不等于都是圣贤,一定有凡夫。他如果以为这里都是高僧大德,就会感到很失望。所以文喜就问:“请教大师,五台山有多少僧人?”这个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。这个老和尚其实就是文殊的化身,答覆了一首偈子:

“千峰顶上色如蓝,”千峰顶上就是高高山顶上,色如蓝就是平等一片当中。

“谁问文殊谁对谈。”谁在问文殊、谁在对谈呢?这就是暗中的机在里面,意思说你所对谈的就是文殊。

“欲知清凉多少众,”五台山的清凉寺有多少众?

“前三三与后三三。”这就是说前三三后三三这个典是从问“众”来的,从问“多少人”来的。

如果以体用来体现的话,比如说无量,体性是无量无边,用处也无量无边,就很难说明问题。因为毕竟是文殊的“众”,就是教化的“众”,那么教化的众它就有区别:一个是外,一个是内。外就是金刚窟以外的那些大众,还有金刚窟以内的圣位的,这个叫内众,内圣位。这就体现了前三三和后三三的无量差别。

前三三有很多很多,那么很多很多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呢?古来一直没有人来解释这个问题。后三三到底是指哪些呢,也没有解释的,只是无量。我们现在就根据禅宗的一些修证过程来解释这个问题。

这里讲的“以证法身本位为前后之界”,什么叫前,什么叫后?从修道来讲,你没有证法身本位,就是修道之位,也叫证道之前;那么证法身本位之后呢,就起用,它是本位之后,所以叫后三三。

前三三的第一是“见三”。

因为修行的入门就是从“见”开始的,就是认识论。没有一个认识的,就没有开始,首先从认识开始。那么认识论当中有三方面。

第一是“依文字理解而立见”。他学了很多经教、理论,然后建立了一种认识,这种认识是建立在文字道理之上的,由思维意识来把握的,在我们佛教里面叫立见阶段。我们遇到那些教授、学者,如果他推出的一种说法,是建立见地的、知见的,就知道他这是第一个阶段,他没有开悟的。为什么呢?他的内容都是建立知见的,他这个知见你一破掉它的时候,他会抵触你的。这叫立见阶段。

第二是“初见空寂灵知的显见”阶段,就是说他把分别心歇下来,把文字道理歇下来,不再建立分别知见,心中不存东西,这个时候有师父的引导和自己的参究,他忽然之间进入了空寂灵知的状态,就是觉性的最初步的状态,这个时候他什么都没有,一丝不挂,一尘不染,但是会自然而然地显现这个见地。就是说,他非常的清楚明了,明明白白这就是觉性,这不是别的。刚开始什么都不知道,后来一旦明白,一旦会取它,这就叫见性了,就是初见佛性的阶段。这是第二种见,叫“显见”,不是立的,它不用建立,它就明明白白,就是这样,用就可以了,时时觉照,但是它还不能活泼,还不能照见一切,还不能通达一切的,正只是显现这个见地。

第三就是“觉照了妄中的体验之见”。由这个空寂灵知的显见,时时刻刻不离无分别的见地,那么它又时时觉照了然,觉照在当下之中,就有一个了妄的过程。当妄想起来了,当烦恼升起来了,当执著来了,当境界来了,它就要觉照了妄。在了妄的过程当中,它又体验。因为了了一层,它有新的一层体会,是不断的殊胜、不断的体会的。而且很多的知见很多的说法很多的境界,在这里不断地了脱、不断地化解,就有一个了见的过程。而它的见其实在这个时候会升华为智慧,是越来越透彻、越来越明朗,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智慧是哪里来的,就是一个了见、显现的一个过程。

这就是“见三”,这个“见三”包括很多很多人。这三个层次上,有很多人会出现。

这第二是“行三”。

就是以修行角度来讲。前面是见,见是佛教的认识论或者智慧论、见地论的一个过程,一种体现。行,就是说行持、用功。它又是一个范围,但它又是相融相摄的,不是分离的。

第一种行叫“依信行”。什么叫“依信行”?就是对佛、对祖师、对自己的师父非常的相信,师父讲什么听什么,或者师父的著作里面怎么讲的他就怎么做的,这种人叫“依信行”。他是依自己对师父这种信心崇拜来修行的,但是师父要改变了,他可能要转不过来,他会停留在那里。他不灵活,他没有自己的智慧。

第二是“依法行”。依法行就有自己的见地,有自己的修行方法,有自己修行过程当中的体验,有自己所呈现的境界,这叫“依法行”。依法行是不依赖师父的,师父怎么讲不要紧的,他已经把握了,把握了师父的精髓,超越了师父的形象的执著和文字的执著。他要超越出来,依法而行。他是不断地深入、不断地去体现自己的修行历程的,这是依法行。

第三是“依性行”。就是说他明心见性了,安住在本位上,时时刻刻地依性而显现,那么这个行就不是一种修为的过程了,它是体现的过程,这种行是最殊胜的行。但是虽然在这种行当中,不一定是圆满了,它还有染污性的。但它的立足点既不是“信”也不是“法”,它的本性以外没有信,本性以外没有法,它完全依本性而修行、而体现。这是第三“依性行”。

那么通过上面的“见”,又有具体的“行”,那么他就有“位”。人类社会,无论你是什么人,总有你的位置,修行人也同样有你的位置。

位置也有三种。

第一种是“识心分别位”。按照你的意识心去分别你的见地,分别你的生活,分别你的修行,分别你的师父和境界。你一直住在这种识心的分别阶段,那么这个位置是完全凡夫状态、完全执着状态、完全对立状态的一种识心分别位。

第二种叫“住心无念位”。他已经明心见性了,安住在觉性当中,他没有分别念,空灵觉照着,但是他没有起用,力量不大,他还需要涵养。这个位置就是圣人和凡夫之间,中间位。他快要进入圣人,但是还没有到;他已经有圣人的一点的成分,但是凡夫的成分可能更多,会影响着他,他要时时刻刻安住,不安住就会跑掉,就会受影响。这叫安住无念位。他一定要安住在这个无分别念当中,不然就会失照。

第三就是“虚明朗照位”。在这个觉性无分别的本位上(这个本位还不是证法身的本位),就是觉性上,要虚明朗照。照什么呢?照破妄想、烦恼、境界、根身、习气等等,以这个虚明的朗照来照破一切,而且照得从粗到细,从细到微细到极细,去照一切。这个照的过程当中,觉性的功用就会体现,凡夫的世界慢慢会消融,慢慢就证入圣位,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。和前面那个对起来讲,就是“觉照了妄中的体验之见”和“虚明朗照”是一致的,与“依性行”也是一致的,这三方面的结合是证入圣位的关键一步。这一步没有做好,他始终是无法证道的。虽然你的见很殊胜,见得很彻底,也是无法证圣位的。

这是前三三。

接下来就是后三三。

后三三就是说,当你虚明朗照到一定的时候,一刹那之间就证入圣位,法身本位,就是“生灭灭已,寂灭现前”的境界,那么他就具有三种“通”。

第一是“三通”。

第一个通就是“慧通”。慧通就是像镜子照物一样,朗照,时时刻刻是透明的,透明当中能够显照,这叫慧通。自己的心念显现、境界显现,都能够明朗地照。这是一种慧通。慧通就相等于慧眼。

第二叫“法通”。法通呢,就是照透一切文字的、境界的、缘起的、根机的,方方面面,所有的差别相。慧通是总相,就是说朗照的智慧很透明、很彻底,每一时每一刻都在这个朗照当中显现着,他不用再修。法通呢,就是对具体的事物、具体的缘起,对三藏十二部经也好,各宗各派,各种的哲学人生的道理,各种的根机各种的因缘、因果,都是照得很透,但是要个过程,这叫法通,法通位。

第三个叫“性通”。性通是什么呢?在我们的觉性光明当中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宇宙的万法在这里面、在因缘当中显现。它自然通达显现,能够照了无碍。这个是很微妙的境界了,就像观音菩萨证到十方圆明之后,整个境界都显现,诸佛的境界、众生的境界在性通中显现。这个是很高的境界了,叫性通。

这三个通实在是超过六通的。六通的最后一个通才接近于慧通,就是漏尽通。漏尽通是指他没有烦恼,获得清静,但是它没有提到朗照。漏尽通之后才能显慧通的朗照,慧通的自性的朗照境界乃至通差别与圆通无碍,这个是叫三通。

第二是“三用”。

就是说你有这么三通,或者三通也不是说都圆满以后才达到三用的,它是交叉的、圆融的,就在这个法身本位上要起这三用。

第一,“破转之用”。以他的光明的加持力破众生的执著,就是说,一个执著的人到他面前,他自然会知道,马上就显示出来,他用一个方便来破你,或者来转你。“破”是用智慧,把你的执著破掉。“转”是用一个方便把你转移到另一个地方。比如说你散乱心很严重,他叫你念佛,就是一种转化。如果你对世界很贪着,他给你一个极乐世界,给你另外一个东西,叫转。这叫破转之用,是第一步要达到的。

第二步,是“化机之用”。一个人有一种障碍,心理上有一种落处,或者说,他有某一种机缘,需要见到某一个师父,在某一个地方修行,他的将来的因缘怎么样,等等一切,呈现在他的觉性当中。那么他有他的加持力来化他的机,使他契入佛道,要告诉他,你见哪个师父比较好,在哪个地方修怎么样,或者说你现在身体上有什么障碍,你的心念上有什么障碍,是智慧的障呢,还是业障呢,烦恼障呢,报障呢,等等。或者你的“机”障碍在哪里,为什么不活,为什么不透彻,等等这一切,很多很多的,非常的复杂,他都能够照机而化,化解你的机的弱处。这叫化机之用。这是又微妙一层了,甚至这个化机不一定用语言、不一定用动作的,可以是无形的。

第三种叫“妙显之用”,妙现种种的神变境界,显现种种不可思议的力用,像极乐世界,像密宗里面的坛城,像自性光明里面的种种的变化,这里面就是有无尽的作用,叫妙显境界。如果不能妙现呢,还不行。比如说你度一个亡灵,你就要在妙显当中显现你自己是阿弥陀佛,你化作莲花来接迎他,就是妙现。就是在觉性不动当中会化作很多的光明的作用来摄持众生、利乐众生,这叫妙显之用。

下面最后部分就是“三德”。

一是“法身德”。证到前面的时候就是法身德的体现。法身德是怎么样子呢?就是说在宇宙当中透明的一片,安住不动,非常的寂静,就是寂光,清静的寂光当中,它是一片的,就是禅宗常常讲“打成一片”。真正在一片当中不动摇的话,就是法身本位。它是一种透明的光,也可以叫“圆光”,无内无外的,没有生死、没有来去的这一片觉性的光明,透明的无相的光体,就是法身德。这是真实存在的,非常有力量的。一个人要融入法身的话,那么会得到全部的加持,烦恼执著都会化解掉。所以法身是根本。

由这个法身德再起第二种,叫“般若德”。般若德就是智慧朗照。这个就是他受用的妙用在里面。自受用主要是以法身德圆照觉体显现报身德的功德。这个般若德是圆明照了,具足五智、五光,自然地照了一切境界。般若德包括了前面三种通和三种用在里面,才能圆满般若德。般若德所成就的报身,有自受用、他受用的显现,它是功德无量的显现,还有报土,如极乐世界,像阿弥陀佛的报身的这个体现。

第三叫“解脱德”。解脱德是什么呢?就是一切众生能够见闻到他的名号、身像,听到他的说法,结过缘,自然会获得解脱。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,好像我们念阿弥陀佛、念观世音菩萨,都会得到加持解脱,能够解脱一切众生烦恼执著,而且是自然的、不用作意的。佛与菩萨有这样的威力,不可思议的圣妙之用。所以说经里面常常讲,念药师佛、念阿弥陀佛等,这都是果上功德加持众生,而且众生念他相应的时候都获得解脱。而且佛经里面讲,一个见性的人,如果和某某佛有缘,自然在他的光明当中得解脱,得到加持。这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德。

这样,整个禅人的禅修过程就是所谓的前三三、后三三,包括一切位,也就是无量众。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iming3.com/wenzhu/141187.html